2014年海關開始實行“區(qū)域通關一體化”改革,將全國分為泛珠四省、長江經濟帶、絲綢之路經濟帶、京津冀、東北地區(qū)共五大區(qū)域,區(qū)域內的申報可以互聯互通。經過一年多的運行,2016年五大區(qū)域間又全部打通,開始實行全國通關一體化,實現“全國是一關,關通天下”的目標,企業(yè)在注冊地即可完成全國各口岸的報關申報。海關改革的舉措是為了便利進出口貿易,降低企業(yè)通關成本,提升企業(yè)通關速度與效率。
我們華容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成立, 1997年在臺灣證券交易所正式上市,并在短短30年間提升為薄膜電容器制造的領導廠商之一。我們業(yè)務很穩(wěn)定,每月進出口量為200單左右。 一次偶然的機會,我們參加一個互聯網通關沙龍活動,發(fā)現互聯網通關新模式是可以與企業(yè)內部erp物流數據無縫銜接的,自動轉換成報關所需要的所有單證,效率高、準確率100%,還大大降低人工成本,我們就動了心。
2016年,我們開始嘗試用這種新模式申報通關,申報的資料確定后,通過內部關務軟件上傳到云 關 通 智能通關平臺上,通關平臺只需幾秒鐘就自動生成了艙單、報關單及隨附單證,且自動將單證間的數據關聯,速度非???,我們終于實現了多年來期待的一單多報,我們的車輛到達海關車場之前就已經完成了所有通關手續(xù)。再也不用車輛等報關了!
總結一下,選擇互聯網通關模式通關,報關費用降低了30%,資料準確率達到100%,人力成本下降50%。也不用擔心降級的事情了,因此我們現在積極在申請高級資信企業(yè)。
只有找到一種能替代關務人工作業(yè)的信息化工具,才能幫通關成本真正降下來!
這種工具就是互聯網智能通關平臺。通過平臺來實現企業(yè)與報關行、物流公司之間的信息傳遞,實現智能制作報關單、商檢單、艙單,自動生成裝箱單、發(fā)票、合同等單證,智能審單等,真正幫助企業(yè)提升效率,降低人工成本,降低成本,真真切切享受到海關等政策給企業(yè)帶來的快、準、省大紅利。
云 關 通 智 能 通 關 平 臺 ,是一種“互聯網+通關”新模式,它將通關產業(yè)鏈上下游服務商報關、報檢、物流、貨代、貿易、倉儲及海關申報搭建在同一平臺上,與企業(yè)實現無縫銜接,協同作業(yè)。各類通關單證自動生成,數據自動轉換與申報,真正幫助企業(yè)做到足不出戶輕松通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