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德魯里、亞歐等地區(qū)集裝箱合同運費率將會有上漲!-云關通
云 關 通獲悉,根據(jù)集裝箱航運分析機構德魯里分析,大多數(shù)海運集裝箱貿易的合同運費在2017年將比2016年高20-40%。盡管預期價格上漲,亞洲和歐洲貨主仍然等待到春節(jié)之后簽署長期合同,希望即期費率有所下降。
在近期的德魯里研討會上,提及托運人的生產(chǎn)線是否因為中國農(nóng)歷新年關閉,推遲簽署新的亞洲-北歐年度合同。供應鏈研究高級經(jīng)理Simon Heaney表示,這是一個合理的戰(zhàn)略,2017年將跟隨著前幾年春節(jié)前費率激增的腳步。
他表示:“每年都是這樣的。因此在費率峰值期不做協(xié)商是可以理解的。春節(jié)后期,費率將有所下降。”
然而,也存在托運人不會獲得很大收益的風險。他表示:“我們所知道的是,需求旺盛的時期過后將存在積壓。因此,春節(jié)后期的下滑未必會像往常那么可怕。”
但總的來說,亞歐的即期費率將會上升。
德魯里集裝箱研究經(jīng)理Neil Dekker表示,全球集裝箱貿易年增長率為4-7%的日子“早已經(jīng)過去了”。但他補充表示,2017年貿易擴張率將達到2.1%,對于市場來說將有些積極作用。
他預計2017年的報廢率在2016年創(chuàng)下新紀錄后將繼續(xù)保持高位。但是,海灣(容量)仍將保持增長,今年全球船隊將新增80艘船超過10,000 TEU容量,大多數(shù)將部署在亞歐貿易 ,這將使其他地方出現(xiàn)更多的船只級聯(lián)。
預計今年的集裝箱槽總容量將增加約3.7%,到2018年將增長約5.5%。2016年的容量增長預計為1.7%。
在需求方面,Dekker表示,歐洲在2016年恢復了增長,今年將繼續(xù),而非洲和拉丁美洲在去年大量減少后也將再次開始增長。
預計今年總北美地區(qū)集裝箱需求增長2%,較2016年略有上升。他補充表示:“去年,Transpac的增長率約為3.2%,我們預測今年會有所下降。”
亞洲在2016年增長相當疲弱,預計今年的需求約為2%,略微領先于2016年南亞熱潮。
Decker補充表示:“如果有一個恒定地區(qū)的話,它是南亞,不只是印度,還包括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。去年吉大港的容量增長了約15%,其中包括很多服裝出貨。”
Heaney表示,在運價方面,2016年是“兩部分的游戲”。2016年上半年,由于亞洲——歐洲和太平洋地區(qū)物價疲弱和供應過剩,第一季度價格暴跌,托運人占主導地位。第二季度,風水輪流轉,需求增長回到了積極的領域,這是因為運營商精明的產(chǎn)能管理提高了利用率。
“燃料價格上漲,并且以更高的BAF價格傳遞給了客戶。”
他表示,隨著承運人更加清晰地集中在容量管理上,而托運人試圖降低風險,即期費率隨后在韓進事件后期有所上漲。這種趨勢在1月的最初幾周開始出現(xiàn)。
Transpac東部現(xiàn)貨價格在第4季度同比上漲35%,華南至澳大利亞上漲45%,亞洲歐洲上漲67%。但Heaney補充表示,在這些收益令人印象深刻時,它們也“首先證明了這是一件多么糟糕的事情…我們是從一個非常低的基礎起步的。”
近期即期費率的增長有利于年度合同談判前的承運人,據(jù)軼聞報告表明,它將“在接下來的12個月中,從20%升至40%”。
在德魯里金融研究服務(DFRS)的另一份報告中,分析師說,貨運市場的逐步復蘇是集裝箱航運業(yè)急需的和積極的發(fā)展,但這可能以企業(yè)虛弱化為代價,特別是在嚴重杠桿之下背負沉重債務的公司。
DFRS表示:“我們預計,盡管這個過程會很糟糕,但年復一年的商業(yè)周期將在年底前帶動更多的收益。”
“衡量行業(yè)健康的一個關鍵指標是東西方負荷因素。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平均工業(yè)利用率為87%和93%,這表示了一種體面的事態(tài)。”
“雖然這不足以在一夜之間治愈行業(yè)的弊病,但我們相信這是恢復一定程度的商業(yè)常識和財務合理性的重要第一步。”
由Container Trades Statistics公布的報告數(shù)據(jù)顯示,去年全球集裝箱出口運價上升3.5%。這一數(shù)據(jù)可能會給陷入困境的集裝箱運輸市場帶來一絲希望。
根據(jù)數(shù)據(jù),去年最后一個季度,集裝箱出口運價出現(xiàn)強勢增長,其中10月、11月集裝箱出口運價同比上升6%,12月上升5%??偟膩碚f,2016年最后一個季度比上一年增加了5.8%。
集裝箱出口量方面,包括亞洲內部區(qū)域貿易在內,2016年總量從1.485億TEU上升到了1.537億TEU。
然而,并非所有地區(qū)的貿易量都令人可喜??缣窖筚Q易年增長率為5.4%,但是亞歐貿易仍然低迷,僅增長了1.2%。所以,從表面上來看,跨太平洋貿易的強勁增長掩蓋了亞歐運價的疲軟。
去年,在經(jīng)歷了上半年的疲軟之后,亞洲至北美地區(qū)的集裝箱出口運價在下半年開始反彈,其中第三季度增長了5%,而受到感恩節(jié)和圣誕節(jié)假期零售商庫存囤積的影響,第四季度更是增長了11.7%。
同時,需求的增長也促進了運價的提升,去年上半年集裝箱運價為每40尺標箱不到1000美元,而到了十月份,運價就上升到每40尺標箱超過2000美元。
此外,報告還預測,雖然目前集裝箱出口運價看起來穩(wěn)定,但未來兩年,隨著運營商在貿易航線上部署越來越多的超大噸位的船舶,加之以班輪形式運輸,將給貨物裝載和運價帶來額外的壓力。
(來源:云關通整理海運網(wǎng)、中國航貿網(wǎng)等轉載請注明來源!)
更多資訊敬請留意云 關 通官網(wǎng)!